文章 > 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揭解释版
阅读数(0)2019-11-18 12:08
一、多彩的生活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楫(jí)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
释义: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这种‘争’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
2.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
释义: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3.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
释义:叔去打猎出了门,巷里就像没住人。难道真的没住人?没人能与叔相比,那么英俊又慈仁。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
释义: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5.馀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猷(yóu),而此不倦。
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yú)声也。《琴赋》
释义:我从小酷爱音乐,长大以后练习抚琴。在我看来,万物都有盛衰而音乐没有这种变化;人的食欲有饱和厌倦,而对音乐的爱好永不会厌倦。音乐可以颐养神气,调合情志,能使人身处逆境而不觉无所事事的东西,莫过于音乐了。
6.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释义: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7.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二、走近名人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sì),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释义: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kūn),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释义: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3.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释义:晏子说:“晏婴听说,聪明的人思考一千次,也一定会有一次失误的,愚蠢的人思考一千次,一定会有一次是对的。”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释义: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称他为‘文’。” 《论语》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释义: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o)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释义: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
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三、秋日絮语
1.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
释义: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2.秋日凄凄,百卉具腓(féi)。乱离瘼(mò)矣,爰(yuán)其适归?《诗经》
释义:秋日有风风凄凄,百草凋零百花稀。颠沛流离痛苦深,何时才能回家里?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秋风辞》
释义: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4.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秋声赋》
释义: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于阴;秋天又象征着征伐,它在五行中属于金。秋天是天地尊严正义之气,它常常把肃杀作为心性。
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天净沙·秋》
释义: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唐】韦应物《闻雁》
释义: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四、传统文化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释义: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释义: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博闻强识( zhì)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
释义: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 bèi)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经》
释义:次一等的芽叶,发生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5.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此以巧歴(lì )不能差其品也。 《魏晋胜流画赞》
释义:凡是作画,人物最难,其次是山水,再次是狗和马;至于亭台、楼阁,都是有固定形态的东西,虽画起来困难,但易见成效,不一定要靠“迁想妙得”获得。从人物到台榭,所画的种类非常多,水平的高低,难以计数。
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 jù)能还。国亡身殒(yǔn)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lěi)《和端午》
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7.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唐】曹松《中秋对月》
释义: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五、壮丽的祖国河山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史记》
释义: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2.秩秩(zhì)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
释义:这些树干生长得错落有致,他们生长在幽幽的南山上,像刚长出的新竹,像茂盛的松树。
3.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xí)之沃流。 《登楼赋》
释义:(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
4.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zhì),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水经注》
释义:洛水又东经檀山南面,檀山四面绝壁,一峰孤峙,山上有小山村,俗称檀山坞。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李白《关山月》
释义:一轮明月升起在天山山脉,在迷蒙的云海中间游荡徘徊。长风迢迢飞越几万里路啊,也把你吹过玉门关外!
6.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唐】崔季卿《晴江秋望》
释义:八月的长江晴空万里,很多的船一起出发像带着风一样那么轻快,湖光天色相接,整日分不出天色还是湖光,洞庭湖的南面就是岳阳城。
六、故事里的奶酪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释义: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询问,要慎重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
释义: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4、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 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
释义:自然规律的运行从不会停留和积滞,所以万物得以生成;帝王统 治的规律也从不会停留和积滞,所以百姓得以归顺;圣明的人对宇 宙万物的看法和主张也不曾中断和停留,所以四海之内人人倾心折服。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释义: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6.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释义: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 游园不值》
释义: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
七、还原自然之美
1.葛之覃(tán)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jiē)喈。
释义: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声婉转清丽。 《诗经》
2.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释义: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3.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诗经》
释义: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4.余既滋兰之九畹(wǎn)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zhǐ)。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sì)时乎吾将刈(yì)。 《离骚》
释义:我曾经栽培了大片的春兰,又种下了秋蕙百来亩地面.我还分块种植了芍药与揭车,将马蹄香与白芷套种其间.我真希望它们能够绿叶成荫、枝干参天,到时候就可以收获藏敛.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八、爱的奉献
1.立爱惟亲,立敬为长,始于家,终于四海。《尚书》
释义:只有在亲人中培养起爱心,在对长辈的相处中培养起敬老的道德,在自己的家国实行,才能慢慢地推及四海。
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释义: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
释义: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4.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
释义:孟子说:“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舜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能遵照仁义行事,而不是勉强地施行仁义。
5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宋】杨万里《 三江小渡》
释义:溪水经过小桥后不再流回,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
交情应像山溪渡恒久不变,不管风吹浪打却依然存在。
6.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释义: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唐】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