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默认分类
《会动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阅读数(0)2018-10-23 08:56
《会动的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会动小纸人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小纸人能动的部分——纸弹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实物小纸人若干个、折好的纸弹簧每桌一个,剪好的制作纸弹簧的彩色纸条每人两条、头、手臂的模型。
学生准备:双面胶、剪子、彩纸、火柴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出示实物)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纸做的玩具,你们看就是这个小纸人.当老师用力摇晃时,小纸人怎么了?
学生:动了.
师:这个玩具好玩吗?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学生:想.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十三课<会动的小纸人>.
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会动部分的制作(纸弹簧)
师:这个小纸人真好玩!(边说边摇晃)同学们能说说这个小纸人是那一部分在动呀?
学生:身体
师:这个小纸人的身体可真神奇,会来回的动.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学生:弹簧
师:因为它是纸做的,所以我们可以叫它什么弹簧呀?
学生:纸弹簧.
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别着急!老师今天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小老师.请它来教大家好不好?
学生:好
师:每桌同学发一个小老师(纸弹簧)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向小老师学习的?
学生:先把它拆开,然后再把它折回来,这样就能学会了!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们探索一下它里面的奥秘吧!(学生把老师发的纸弹簧拆了,然后再折回去,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学会小纸人的身体部分的做法)
师:这个小纸人的身体部你会折了吗?(学生:会)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呢?
学生:两个一头宽一头窄纸条,反复的折,总是把压在底下纸条往上折,直到把它折完.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想不想试一下?好,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老师发给你的纸条试着折一下吧?(学生们照着“小老师”做小纸人的身体)
2、其余部分的制作
师:真棒!同学们已经把小纸人的身体折好了,跟老师的小纸人比一比,你的小纸人还差什么呀?
学生:头、手和底座。
师:小纸人的头和手我们可以用彩纸剪成什么形状呀?请同学们看模型。(教师用彩色卡纸课前做好小人手臂和头的模型,此时贴在黑板上)我们在粘胶的地方要多留出一块。
师: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小纸人的制作的步骤图。(出示课件)
师:第一个步骤是把小纸人的身体折好.第二个步骤是把折好的小纸人的身体贴在底座上,我们用什么当底座呀?
学生:火柴盒
师:为什么小纸人的身体要把宽的一边放上面呢?我们来做个实验,摆放位置不同的两个纸弹簧,那一个摇晃的更厉害呀?
学生:上面宽的那一个.
师:因为重的在上面摇起来比较明显.反之,不明显.第三步骤是把小纸人的头贴上.第四个步骤是把小纸人的手臂贴上.第五个步骤是装饰小纸人的五官和头发.
师:老师这的小纸人好玩吗?你想做吗?请同学们按照步骤图,小组合作来制作完成一个会动的小纸人。
三、学生制作.
提出要求、用剪子要注意安全(播放音乐)
四、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自评、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收拾整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德育渗透)
五、小结
布置下节课的学具
教学反思:
如今的美术课已经旧“貌换新颜”,不再是教师画学生就画,教师做什么学生也跟着做什么,可以说每堂课都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设计。本课是一节一年级美术课。众所周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不久,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应重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课堂上的内容由始至终都能够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一、把会动的小纸人当作玩具,给同学们欣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入手,让学生一开始就以轻松的心情进入本课。
二、本节课的难点部分是小纸人的身体——纸弹簧,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在语言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上,我采取了“小老师”直接教的方法,所谓的“小老师”就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纸弹簧,每组发一个,让学生们自己拆开,然后在折回去的。这样学生们对学生们来说比较浅显易懂,也比较直观,效果较好。
三、针对这课的重点——制作小纸人的步骤。主要是利用课件让学生们直接看步骤图来掌握。对于学生没有太好的画画基础,在做头和手的时候我在黑板上贴模型来解决。效果非常好!
总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不断的体验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得课堂的氛围较愉快!而且在最后要结束的时候,还进行了德育渗透,要求学生把自己周围的纸屑收拾干净。不足之处是时间略微显得有点紧张。
分享:
0
喜欢
0
赠金笔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