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用户暂没填写个性签名哦

1
关注
6
粉丝
0
动态

( (老师) )V1

文章 > 随笔

识字教学快乐相随

阅读数(0)2018-06-22 09:50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孩子乐意学。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如在教“王”字时,我让学生猜一猜“一(+)一”等于几?然后让学生自己动动手把这些笔画拼凑看看,不一会儿,就有学生拼出“王”字,当我恭喜他们答对时,个个欢呼雀跃,喜不自禁。再如:教“看”字,让学生表演孙悟空看的动作来识记。在学“游”字时,我根据“游”的构字特点,采用拆部件编故事“一个人领着他的孩子到方形的游泳池里游泳”的方法,将字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识字方法不仅生动有趣,又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学生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住了。学习中,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来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小学生的情绪更高涨,有的学生编得谜语相当出色,如,学习“春”字时,编出了谜语“三人春天一日游”;学习“休”字时,学生编出的谜语是:“一人树边站。”

2、调动多种感官,保持持久兴趣。

(1)、猜猜玩玩中识字。

例如在教学《操场上》时,我组织学生玩“快乐传真”的游戏。上课前,老师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六组词分别写在纸条上,游戏时,一个人看了纸条后,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转化为动作,让下面的小朋友来猜,猜对了得分,猜错了则要扣分。课外活动时,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一起玩一玩。当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的欢跳时,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为什么都是提手旁,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为什么都是足字旁,就不言而喻了。

(2)、摘苹果,巩固中识字。上完一个单元后,我就会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把所学的生字写在卡片上,然后把卡片贴在苹果树上,让孩子们开火车读,读出一个生字就可以摘下一个苹果,最后比比看谁摘的苹果最多谁就获胜。正是由于有这一活动的吸引,孩子们在每学完一课后就会回家及时地搞好复习。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1、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识字中体验快乐。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 “枝、梢、杨、林”,“蚂、蚁、蝌、蚪”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木”字旁和“虫”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虫”字旁表示与昆虫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木”字旁和“虫”字旁的汉字了。

2、减一减。与找朋友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大”字,学生从“天”字得到启示,说“天”字去掉一笔横就是“大”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3、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换三点水为“目”就为“睛”等。

 4、说一说。如《乌鸦喝水》一课中有“喝、渴”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辩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这样一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5、找朋友。把合体字分解成几个部件,写在卡片上,如:人+王=全,口+十=早,口+十=叶,一+大=天等让学生以找朋友的形式,把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这样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既有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认读,对容易混淆的字也就区分开了。

三、拓展空间让学生提升能力

1、课外延伸,巧识名字。

开学之初,我结合教室布置,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了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里,并把它们张贴在宣传栏里,号召大家记住同学们的名字。这下子,学生劲头来了,一下课就蜂拥而上,仰起头大声地读着小伙伴的名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时,同学间就会相互帮忙、相互提醒。当找到自己的小星星时,小朋友就会兴奋地用小手指点着自己的名字,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叫某某某,我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在名字魅力的吸引下,在这种“奔走相告”的氛围中,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汉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2、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采取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增添了学生课外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自主识字的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上街去买东西,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说明书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所学,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起去上街的同伴或亲人,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也可以请出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公公来帮忙。又如提示学生在放学的路上注意路边的广告牌,节假日记住节假日名称等。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为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这种识记过程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例如在家看电视时,要求学生多看上方或下方的字幕,张嘴读一读这些句子,认一认你见过或学过的字,加深对所学字的记忆;看到家人看报,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朗诵几篇;过年过节,亲人来短信了,也去读一读,有时也可自编个短信,在给亲人送去一份温馨和祝福的同时,提升自己;过年时,挨家去读读门上的对联,认一认,抄一抄,记一记……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四、多种渠道让学生巩固识字效果

1、在阅读和运用中增加识字量。心理学家认为,6—12岁是人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学会质疑问难,并且寻找解决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如何学习,才是真正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我给孩子们推荐具有童趣内容的自读课本让孩子阅读。在自读课本中,每篇课文少则识字20—30个,多则识字50—60个。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在共同学习中以读促识。本着轻松阅读识字课的学力培养要注意阅读识字的拓展性原则,我利用每天的中午十分钟和孩子们一起品读自读课本。首先由我范读,定准生字、难字的字音。然后一句句领孩子们读。读文后识记文后生字、词、句,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看自己学会了哪些字,还有哪些字没学会。我再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反复领孩子们读,学生们在一次次的听读、自读中识记生字。

3、在反复阅读中熟记汉字。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如果加上课外读物,学生共需要接触大约1600个生字。这些字虽然学生不理解,但在以后的课本中会陆续出现。当学生再次见到时,就会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很快在大脑中浮现出来,达到课本识字的要求。教学中,我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认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识别和掌握汉字。首先,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试读、分类齐读、个体检查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巩固字的读音。其次,难字词脱离文章识读,进一步巩固字音。然后,教师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将材料中的生字词展示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接着,流利而有感情地读课文,强化识字。最后,去掉文中标记,要求学生把句子读流畅,把生字词的音读准,有效减少了课本识字的时间,降低了自主识字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识字教学变成一种乐趣,赢得了学生的欢迎。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上一篇:让美丽在笔尖流淌 下一篇:寻找字的重心,把握写...

最近访客

线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400-690-8887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