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用户暂没填写个性签名哦

1
关注
6
粉丝
0
动态

( (老师) )V1

文章 > 随笔

惩罚是一门教学艺术

阅读数(0)2018-06-22 09:47


       

    不知在哪本杂志上曾经读过这么一则故事,说的是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藏图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幅是血液循环图,另一幅是骨骼图。这两幅画是当年一个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德小时侯不仅顽皮,而且充满好奇心,甚至有惊人的举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看看狗的内脏是啥样。于是,他和几个小伙伴偷了别人的一条狗,宰杀后开膛破肚把内脏一件件剥离,仔细观察。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条狗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当时十分恼火,决定给予麦克劳德惩罚,但是谁也想不到校长的惩罚竟会是让麦克劳德画一张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很聪明,知道自己放下了大错,应该接受处罚,便暗下决心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交给校长。校长看后非常满意,认为画得好,对错误的认识较深刻,决定不再追究杀狗事件。校长的处罚,不仅使麦克劳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同时也因势利导,给了他一次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后来麦克劳德成了世界上一名著名的解剖生理学家,并且和他人合作发明了胰岛素,创造了治疗当时不治之症——糖尿病的新方法,为此,他获得了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他每次谈及成功的因素时,总是对校长的这次惩罚念念不忘。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惩罚也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今天的我对此感受更是深刻。在教育中,表扬、批评、激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它们犹如一付中药的配药,缺一不可。曾有人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但觉得当学生在磕磕碰碰时,对学生一味的“赏识、赞扬、鼓励、肯定”并非是教育的灵丹妙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道德认识、是非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品德还不够强,对自己惰性和不良习惯的克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适当的惩罚将会使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出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上面的例子便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当然,惩罚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把体罚、变相体罚与惩罚混为一谈。惩罚应该是温和的关爱、巧妙的引导。就像请孩子排在队伍的后面,放学后留下来学习走路,最后一个批作业等,对于学生这些就是十分没面子的事。这小小的惩罚将起到警示、唤醒的作用。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惩罚,就是一个艺术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用真爱去研制一颗颗带有糖衣的苦药,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良苦用心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我研修 我进步 我快... 下一篇:孩子,你是老师快乐的...

最近访客

线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400-690-8887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