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勋达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2xue开启个性化教学新时代

402
关注
1181
粉丝
190
动态

(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老师)十二学学校 )V11

文章 >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变革2

阅读数(18)2016-11-07 19:02

        智慧课堂将引发课堂教学的全面变革,对传统教学结构产生 “革命性”的影响,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教学理念与形态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数据改变教育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则从依赖于存在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和行为数据的分析,一切靠数据说话,数据来源于学生作业、测试、学案、课堂即时反馈等学习全过程,依据对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用数据描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全体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数据分析提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 。

  课堂环境与结构的变革。 新技术、新媒体和智能终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工具与支撑环境,为师生建立了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例如,智慧课堂中没有了传统的讲台、黑板和粉笔,课桌、座椅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投影屏幕、电子白板可以放置在教室的前后左右任一个需要的地方,教师始终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

  师生角色与关系的变革。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垄断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是被教育的对象、被制造的“产品”。智慧课堂教学中,这种角色关系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智慧课堂倡导教育为学习服务,教师是学习服务的提供者、帮助者,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构建。智慧课堂是“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与设计的变革。 智慧课堂能够将传统课堂中难以描述与传递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认知目标发生了由低阶至高阶的变革,为认知目标及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条件。例如,在认知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根据课前进行的数字化预习和预习测评情况的反馈,即时、精准地掌握来自一线学生的学情分析资料,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据此来设置教学目标,确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是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以学定教,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 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解读”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转变,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立体化,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互动;学习资源实现媒体化、智能化、碎片化,按需推送、实时同步;可实现导学式、互动式、合作式、游戏式、泛在式等各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流程和方法均发生了变化,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依据动态测评分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分层教学,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评价体系与策略的变革。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快速地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对教师的评价也从传统的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动态过程评价,从主观评价转向数字化客观评价,依靠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评价诊断。

  智慧课堂构建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化、智能化,创设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以支持智慧的教与学。“互联网+”时代,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之关键目标与功能包括以下6个方面 :

  实现课堂动态开放。 智慧课堂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借助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运用智能手机、可穿戴计算设备等各种智能终端,使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动态的信息互通交流,实现了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使得课前、课中、课后成为一体,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化的开放式教学发展。同时,开放的课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为学生激发潜能、发展智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增进课堂高效互动。 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化,能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大大提高了课堂互动能力和教学效率。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学习者潜在的学习需求,可以针对学习者的需要,通过资源订阅和智能推送等方式,在第一时间推送最新的学习资源,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教学评价信息反馈,实现交互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交互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合作探究学习。 根据意义建构的需要,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中可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平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动态,就某个问题开展深入的互动交流和探究,有利于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知识内化。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对小组合作进行实时的数字化评价和及时的反馈,指导、帮助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合作探究。

  促进个性化学习。 大数据使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真正实现从群体教育的方式转向个体教育。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度更清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在课后进行个别化的“微课”作业和辅导,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实现引导性施教。 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课前,通过情境建构、问题激发,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内容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开动脑筋、探讨研究教师推送的预习材料和测验;课中,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预习内容的认识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展开讨论;课后,通过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及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和更深入的理解。

  提升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教学预设方案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更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教学进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学生信息支持,基于动态学习测评分析和即时反馈,依靠数据科学决策,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的教学预设,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进程,充分体现智慧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课... 下一篇: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最近访客

线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400-690-8887

线